预告片


年初出行
年末总结
话不多说
直接上图...


梦中的场景——星空下冰雪覆盖的小木屋


蓝调的禾木村,BLUEHOUR的天花板


日出的禾木全景,雪山下的图瓦人村庄


静谧夜色中,冰河上的老木桥


迷人粉调时间,天鹅游过湖面


冬天的赛里木湖,有世间所有的蓝


无人机飞到1000米高空,拍到了果子沟大桥与赛里木湖同框


布尔津喀纳斯桥,欧式的塔楼在夜色下有种穿越感


日落时分的安集海大峡谷,峡谷两侧的色彩迥然不同


被雪压弯的松树横跨在河面上,冰雪童话世界中的样子
行程路线
D1: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安集海大峡谷-奎屯
D2:奎屯-伊宁-特克斯
D3:特克斯-昭苏玉湖-伊宁
D4:伊宁-果子沟-赛里木湖
D5:赛里木湖-布尔津
D6:布尔津
D7:布尔津-喀纳斯
D8-D9:喀纳斯
D10:喀纳斯-乌鲁木齐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壹】雪都阿勒泰,雪景的天花板
这次冬季来新疆,阿勒泰的冬是最大的一个魅惑
虽然作为东北人对冰雪并很熟悉,但阿勒泰的冬有他独特的魔力
那挂满雪的雪岭云杉,被雪覆盖的小木屋,潺潺流动的不冻河与雪蘑菇都是要命的吸引啊,最最主要的国内真的没平替,别跟我说东北,东北的雪景跟阿勒泰是真不同
【布尔津】
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相邻的布尔津是很多游客前往喀纳斯区域的中转站,所以这里配套齐全,吃喝玩乐都有不少可供选择,但大家在这纯是由于1月那场大雪致使喀纳斯里边的人出不来,外边的人进不去,那几天不少人跟大家一样滞留在布尔津,把很多食肆的存菜都吃没了,好在大家先去伊犁玩了一圈,回来后只多待了一天,还记得那天在酒店里把《赛德克巴莱》给看完了


布尔津有很多欧式建筑,到了夜晚非常是漂亮,虽然寒冷的冬季略显萧条,但却有种别样的美,其中这双塔楼样式的喀纳斯桥在一瞬间有种圣彼得堡的即视感




布尔津的夜色非常美也非常冷,太阳落山后在户外的每一秒都是寒彻入骨,在这个温度操作无人机更是痛苦,所以别吝啬你们的点赞


要说城市最好看的的瞬间,应该就是灯光刚刚亮起的那一刻


冬天特有些颜色——维纳丝带
蓝色与粉色交相辉映这样迷人


【禾木】晨
关于禾木的篇幅,我想分为四个部分来写,因为整个喀纳斯只有禾木开放了,白哈巴和喀纳斯路段积雪仍未清理完,所以这趟原本计划的深度赏雪之旅只完成了1/3,至于喀纳斯与白哈巴只能下个冬季再去了.
但禾木的雪景也足够完美,大家是大雪后开放第一批进入的游客,所以看到了很多还未被破坏的超厚的雪
冬天禾木的一天要从早上9点多才开始,由于与中国大陆有着两个小时的时差,所以这的日出比中国大陆要晚两个小时,假如想去禾木的日出观景台看日出,就得天不亮就出发


雪原中,一颗孤独的树




多年前的秋季,我曾在这里等候过一场日出
兜兜转转,我又一次来到了这里等待日出


禾木村是维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族人集中生活居住地,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族人村落中最大最远的村庄,禾木最吸引人的一个点就是这一座座小木屋


日出同时,另一侧的日照金山也在进行中


雪山上孤零零的小屋


还有几个渺小的小人儿


阳光洒进禾木村所在的山谷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中国大陆都快午休了,这的一天才最初


袅袅炊烟也弥漫在山谷中




正拍着,发现这炊烟愈加大,都快成平流雾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处房屋着火了。。。
有人打趣到,老板嫌炊烟不够,把房屋点了给游客助助兴。。。拍完日出到村子里一看,发现整座房屋已经成废墟了,好吧,这种木质结构的房子,防火是非常重要的




在禾木,拍到了阳光中的钻石尘
原来哦阳光真的是有形状的


现在的禾木观感上比以前扩建了不少,很多人对这的高度商业化并不感冒,没错,愈加原生态的白哈巴也非常美,但住宿条件比起禾木确实差了一些,而对于大部分人,旅游可能只不过疲惫日常的调味品,能短暂抽离城市生活,拍点美美的照片,就满足了












【禾木】昼
禾木的清晨是寒冷的,也是灿烂的,而禾木的白天则是充满生机与乐趣
拍完日出回到房间吃了顿泡面,就开始了村中的探索


来呀,上屋顶玩雪呀!


小溪边厚厚的雪叫人不忍心踩


还有妹妹带了道具在拍美照,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来看看才了解这的雪有多大




这个冰凌的密度堪比暴雨梨花针




这张图非常直观的能看出房子清雪前后的对比












小朋友们也是在屋顶玩的不亦乐乎








雪中的秋千,已经被掩埋了




被雪盖住的小汽车,仿佛盖了层厚棉被






看着像不像一块棉花糖?


【禾木】夜
禾木的夜同样美不胜收,假如蓝调时间有段位,那样禾木的Bluehour就是天花板吧


禾木的夜,是从紫色开始的,它转瞬即逝,神秘又致命


当太阳落到地平线之下,这一层蓝色就覆盖在了大地上,温顺又深邃




一直以来,我都想拍摄一张寒夜里星空下的被雪覆盖的小木屋的照片,在阿勒泰算是圆了梦,但这个场景还是略显凌乱了点


相同的角度,和早晨比,你喜欢哪一款呢


在那片纯白的雪国里,时间仿佛静止了,只留下永恒的漂亮与忧愁。


蓝调时间的小木屋




禾木援疆桥,因其复古的木桥造型成为新晋网络红人桥
【禾木】河
在禾木的时光,除去在村中探索,村外可探索空间也不少,特别是沿着禾木河前行,总有很多好玩的角落


发型凌乱的马儿




禾木河并未完全冻实,但昔日宽阔的河面仅剩不足一米宽了,冰封河面上满是一团团雪蘑菇,但在河面行走仍是有肯定危险性,假如踩到了冰窟里可就惨了




其实走到这个地方我心里也是很忐忑,不知脚下有没隐藏的冰窟,假如溺水,最快走回村子里也得快一个小时时间,可能人就彻底麻了,物理意义上的麻


在我深入禾木河艰难跋涉时,不知何时身后多了一个小跟班




不过这个地方是真好看啊,冒着再大的风险,也得把相机架到河边的薄冰上
拍摄时,看着冰层下边的水伴随溪流翻涌,心中默念可千万不要裂啊


这个时候天色渐晚,后边的雪山也披上了一层金色


作为一个平常认真工作不摸鱼,过马路都要搀扶下老太太的健康社畜,积累下的人品发挥了用途,后来小心翼翼看了下,发现河边的冰层厚度连1CM都没,真是运势爆棚




禾木河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把天上和人间紧紧连在一块
【贰】赛里木湖都没去过,不是白活了
赛里木湖本不是本次出行的第一目的地,但计划没变化快,在等待喀纳斯开放的时间里,总不可以闲着,于是赛里木湖的蓝冰顺理成章进入了视线,虽然没拍到壮观的冰推,但收成还是蛮大,毕竟小撒说过:“赛里木湖都没去过,不是白活了”
【果子沟】1000米视线下的雪山与湖泊


果子沟大桥是一大地标,这个地方能非常不错地把大桥与雪山一网打尽




装X照也得安排一下不是






无人机起飞才发现,赛里木湖是DJI风景示范区,可以解锁1000米的飞行高度,而1000米的视线下,赛里木湖、果子沟大桥和后边的连绵不绝的雪山罕见地同框了




















赛里木湖全景接片奉上,可惜壮观的冰推还未形成,不过湖面上出现了“海浩”


来一张工作照吧


给无人机装一个增广镜头,单张即可拿下大桥与赛湖的同框照




再看一下大家的拍摄环境吧,冷是真的冷






离开果子沟,正式前往赛湖喽~
【赛里木湖】迷人的蓝与粉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遭到天山山脉的阻挡,没办法继续东进,水汽遭到阻挡抬升形成降水,积水成湖,这是大西洋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号称“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从空中俯视,萦绕赛里木湖的山脉都被降雪染白,赛里木湖湖水清澈碧蓝宛若一颗蓝色宝石镶嵌在天山群峰之间


湖面上的雾气便是“海浩”,当冷空气流到暖水面上时,因为暖水面蒸发而形成了雾




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大自然中最纯净的两种颜色组合在一块这样美妙


冬天的赛里木湖静谧而绝美,湖面好似凝霜而成的镜子,纯净的蓝色让人心醉,在晴朗的日子里,遥望远处皑皑的雪山,更增添了几分壮观秀丽的景象








假如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蓝、那肯定是赛里木湖蓝












极度的寒冷并不意味着荒芜和凄凉、反而充满了生机、湖面上滑行的白天鹅、骄傲地游走在湖面上,自由自在


这类高雅的“白色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婀娜优美的身材使冬天静谧的塞里木湖一下子变得灵动起来










美好的时光这样短暂,无声无息,日照金山开始了




在天鹅的伴随下,看一场日照金山




除去一抹醉人的蓝,赛里木湖还拥有迷人的粉,她有专用的名字“维纳丝带”,称呼来自于维多利亚年代,当时的大家将这种天空中的粉红色光弧比作爱神阿芙萝黛蒂(Aphrodite)的腰带,因此将它称为“维纳斯带”。


维纳斯带是一种大方现象,一般在大方透明度较好的状况下出现。晨昏时分,天空接近地平线的地方会看上去稍暗,呈现出偏冷的蓝紫色,这是地球自己的影子。而上方则有一条金黄色与粉红色的过渡带,这是因为地平线下正在下沉或上升的阳光遭到空气中细小颗粒散射后,映出的美妙色彩


从日出到日落到满天星斗,赛里木湖的一天短暂而灿烂
关于这个不平凡的夜晚还有故事要讲,就放到第四章《新疆吃饭故事》里吧
【叁】从伊宁到昭苏,南北天山的分界
天山山脉横亘于新疆中部,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而伊犁区域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东北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部低东部高,开口向西的三角形地区,形成了北、东、南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形,北面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科古尔琴山、婆罗科努山;南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哈尔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中部还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等横亘,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形成了亚欧国内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所以自古以来便是人丁兴盛、往来通商之地,汉朝就重视这片土地,沙俄也想据为己有,当年左宗棠为了收回这片失地更是不惜抬棺出征,风云变幻的年代过去了,好在伊犁仍稳稳躺在中华版图之上




昭苏盛产天马,有着丰富的游牧文化,从伊宁到昭苏的路上下起了大雪,偶遇一群哈萨克小伙子在玩叼羊,风雪中有了那样一丝武侠的感觉


“你好,请出示驾照”
【昭苏】被雪覆盖的玉湖
昭苏玉湖,晶莹剔透,坐落在天山冰川腹地,海拔约2200米,被辽阔壮观秀丽的雪山、草原和湖泊所萦绕,其壮美,好似一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阿合牙孜大峡谷之间




当地人介绍,这玉湖在夏天的时候湖水会依据天气变化而变化,有时它是蓝的有时它是绿的,但到了冬天,湖水冰封之后,它就只有一种颜色:蓝色。




阿合牙孜大峡谷坐落于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南缘的天山脚下,由大小三十多条峡谷组成,近百万亩天然高原草场伸展在峡谷里,这里千百年来是游牧民族的冬牧场,涓涓长河如玉带盘绕峡谷,远眺天山如一条巨龙横亘天宇


因为独特的地点,玉湖的水无明显的波澜起伏,而是静静地“躺”在那里






流淌的阿合牙孜河水边是巨大的冰块,不时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








连续两日小雪过后,天空放晴,在阳光照射下犹如《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色


虽然前1日的雪覆盖住了玉湖,没看到翡翠般的颜色,但白雪皑皑也独有一番美,游大家在冰面上嬉戏玩耍,妙趣横生
【伊宁】雪花飘在天鹅泉
在伊犁河北岸的伊宁县英塔木乡境内有一个叫夏合勒克的小村庄,就是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一隅,近几年却由于出现了一个人工形成的“天鹅湖”而名声鹊起,夏合勒克村紧邻伊犁河,是个以哈萨克族群众为主的村庄,河边是成片的鱼塘,而面积仅120亩的“天鹅湖”就座落在鱼塘和民居之间,“湖”两侧都是村民的房舍,而庞鼻天鹅们在冬天到来时却舍弃飞往温暖的南方,在这里嘻戏觅食,无忧无虑,
据当地村民说,原来这里本没这个小湖,只不过陡坡下有几个泉眼,长流不息,形成一条溪水。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在伊犁河畔进步水产养殖业,建了很多鱼池,于是在泉眼附近推出这片水域,储存泉水,用于为鱼池补水。十几年来,小湖里成长了茂密的水草,泉水温度较高,即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不会封冻,这类都给庞鼻天鹅越冬创造了条件。
1993年,在这片水域从事水产养殖的当地村民韩新林,看到有一对白天鹅和三个灰色小天鹅和自己家里土鹅混在一块。老韩并没驱走“不速之客”,而是开始一块喂养。后来这一家天鹅每年都来,还带愈加多天鹅来此。由于这片地下温泉冬天不结冰,天鹅既可防备狐狸和狼的捕猎,水草也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现在每年十月初至次年4月,每年都有疣鼻天鹅(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和大天鹅在此栖息。


天鹅泉的完美拍摄时间是有雾凇的早晨,可惜大家没那样幸运,这几天升温没雾凇,就连太阳也躲藏在厚厚的云层后,聊以慰藉的是天空飘落的雪花也算过得去


疣鼻天鹅洁白的羽毛,优美的姿态,修长的脖颈看上去高贵而优雅


天鹅泉虽小,但天鹅海量


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疣鼻天鹅三两成群,时而张开双翼在水面滑翔展露优美的姿态,时而将脖颈伸入水中觅食




三个瓜子




除去白天鹅,还有黑天鹅
【喀赞其】刘星街里海船来,八羊骑上马
哪个能想到,在2024年冬季,新疆当地很受青睐的歌手狼戈老师的《苹果巷》突然火了起来,而火是什么原因居然是空耳歌词八羊骑上马,当然我去的时候还没有这故事,纯纯是想看看伊宁老城的人文


伊宁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筑宁远城,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光绪十四年(1888年),置宁远县,隶属伊犁府,民国三年(1914年),取伊犁与宁远两地名的首字,改称为伊宁县,由此而得名,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走在伊宁街头,仿佛置身于中亚国家


在黄昏时分漫步在喀赞其的大街小巷,感受天空中飞翔的鸽子,微风中摇摆的海棠果,还有清脆的马蹄声和铃铛声,它们随着着维吾尔族小朋友们不时奔跑而过


“喀赞其”,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铸锅为业的人”,不过,铸锅这个行业已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但这个地区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手工艺商品,譬如马鞍、铁艺、木雕等。而在伊宁市,不少少数民族作曲家、作家与知名人士都出生在喀赞其




伊宁陕西大寺宫殿式的风格在海量伊斯兰教圆拱顶城堡式的风格中看上去格外的显眼与特别




冬天并非来这的最好季节,寒风中略显萧瑟,但来往的小贩洋溢的热情成了冬天里的一抹阳光


霸道外露的老爷子






喀赞其小镇始建于17世纪,维吾尔族的祖先从南疆移居到此,他们大多数是传统手工业者,并且大多以铸锅为生。或许是手工业者在建造、审美上独具天分,几百年后,欧洲、中亚、西域、中原的风格都融入到当地建筑中,多样的民族历史文化收获了喀赞其多彩的美学观念,现在各街巷分布着欧式建筑、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富有地方特点的民居与具备百年历史传统的民居等,各式建筑维持着完整的传统风貌与格局,因此,这里有“民居博物馆”之称!


【特克斯】雪花下的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有几个响当当的名号: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
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
中国道家文化传播最西端的地方
这次想拍拍八卦城日转夜的延时,可惜连绵不绝的雪打消了这个想法


八卦城总体呈近圆形,中心阴阳地方为广场公园,8条街道由中心放射性排布。依据所处地方,8条街道分别按八卦的方位命名为乾街、兑街、坤街、离街、巽街、震街、艮街、坎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条环路,其中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整个县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




这个天气属实有点蛋疼,将来有机会再把特克斯的日转夜补上吧
【安集海】夕阳下的大峡谷
其实安集海是我此次北疆之行的第一站,没想到却放到了最后一篇才写到,曾几何时,这的美照盛行整个摄影圈


安集海大峡谷,又名红山大峡谷,它静卧于沙湾县安集海镇以西的天山北麓地质断裂带,宛如一幅挂在天山上的巨幅版画,每一笔每一划都诉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俯视峡谷内,那像编织出来的河流一侧闪着金光,一侧透着银光,直穿中间笔直的路,像一棵大树干,两面的河流就是硕的大树叶地挂在路两端。峡谷内的山路是多个U型状的转弯,向下看去,跑在路上的汽车小得就像孩子的小玩具车一样。峡谷里的这幅巨大画卷看上去非常近,其实悬崖最深处可达三四百米


安集海河发来自于天山山脉,通过长年冲刷,在通古特附近冲出天山峡谷,在天山北坡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冲积扇,河谷冲积扇规模宏大,以伞形向北张开,堪称地质奇观,站在山顶往谷底看,河谷里是蜿蜒流淌的辫状河流,远处云涌的山峦白雪依稀可见




峡谷每一段的地质断裂和河流冲刷,呈现的岩石和地层都显现着不一样的纹路,被岁月风蚀的石头让人们精心叠放在崖边,那是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祈祷






夕阳西下,这是旅程的开始,也是游记的终结
多年来,已经不知看过多少个日落
却依然对每一个日落充满期待
就好似对每一段未知的旅程一样,满怀期待